11月10日,“向新而行 动力澎湃”第二十届全国网络媒体山西行正式启程。活动为期5天,采访团依次前往太原、晋中、吕梁三市,探访山西省转型发展成果。
山西不只有煤,还有极地清洁能源、旱地吨粮田、近零碳产业园!跟着采访团脚步,速览这份惊艳的绿色答卷。

第一站·太原市
我们来到山西省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全省唯一聚焦能源互联网及其装备的新型研发机构。其主持研发的规模化清洁能源系统已于今年3月在南极秦岭站启用,标志着我国在极地能源领域实现绿色科考。


山西省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极地清洁能源装备与系统研究中心常务负责人 郭栋梁
我们主导设计了这一套“风-光-氢-储-荷”清洁能源系统。在第41次南极科考时,我们也是参与建设并实地基建了这一套系统。目前我们在秦岭站的这一套清洁能源系统预计能够覆盖全站区60%的供能,预计全年累计能够为秦岭站节约化石燃料百吨以上。

第二站·晋中市寿阳县
我们来到晋中市寿阳县的景尚乡科创基地。面对缺水的地理条件,景尚乡科创基地深耕旱作农业技术,积极创新,实现了农田绿色高效生产。最新测产结果显示,玉米单产最终定格在1409公斤,成功突破山西省玉米单产高产纪录。


晋中市寿阳县福康农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剑
现在我们是旱作农业技术,最核心的创新就是智能水肥一体化的技术落地。从过去传统的靠天吃饭、浇水施肥,到现在这套技术能精准控制水肥的用量和时机,不光能实现节水节肥,并且还省很多工,效率比传统的方式提升了一半。

第三站·晋中市介休市
我们来到晋中市介休市的安泰集团,走访工业企业的绿色转型。作为传统的高耗能制造业企业,近年来,安泰集团坚持把“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作为企业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方向,打造零碳产业园,努力实现从“要我低碳”到“我要低碳”的深刻变革。


山西安泰集团规划发展部部长 李洪铎
安泰集团的零碳产业园,并非绝对的零碳排放,而是旨在建设近零碳的产业示范区。其核心是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最大限度地减少碳排放,并利用碳汇等方式,抵消残余的碳排放,最终实现园区的碳中和目标。
极地清洁能源筑牢科考绿色基底,旱地吨粮田实现旱区农业绿色革命,近零碳产业园探索绿色发展路径——此次活动让我们看到山西转型的坚定,更看到山西以绿色为底、向新而行的无限可能。动力澎湃的山西,未来更可期!